首页  / 教育 > 正文

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赴衢州“探访基层,服务社区”实践服务团——紫荆文“花”队

来源:本站综合 责任编辑:郑亮 时间:2023-09-08 14:31:16

探访基层,服务社区

赴衢州“探访基层,服务社区”实践服务团——紫荆文“花”队在段雪辉老师与蒋萌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88日抵达衢州市书院未来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将本次调研将探寻书院智慧社区与普高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和治理方式,深入了解学校、社区结合,青老相济的可行性,获得前沿数据,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社区持续发展方案,为推动浙江未来社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是浙江社区文明发展的新窗口。

宣传垃圾分类意识,保障社区居民安全

了解到社区中垃圾分类意识贯彻不彻底,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内组织展开以“共创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用生动的形式向社区内的老人和青少年讲述知识点。为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实践团成员分组指导老人分辨垃圾分类标识,充分展示人文关怀,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丰富垃圾分类知识和实践经验

为保障社区居民安全,实践团成员进行社区内消防器械检查,并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居民家中,逐户检查、登记消防安全信息,排除安全隐患。检查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将摆放错误的消防设施,转移至符合规定并且方便使用的位置,尽己所能的清除消防安全隐患,极大程度地保障了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实践团成员眼里有活,手里有招,担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为社区的安全与美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方案制定提供了案例

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搭建“社校”文化桥梁

为深入了解社区文化建设,实践团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对前衢州市诗词协会副会长,新华社衢州支部书记朱先本老先生进行访谈。老先生精神矍铄,面对实践团时和蔼热情,对于成员提出的问题,朱先本先生都细细道来。在访谈中,老先生谈起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他十分重视精神文化所激发内生力量,人为这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谈及社区文化建设情况,朱老称赞有加,如今社区文化建设为自己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工作中创造极好的条件,他鼓励其他社区效仿,促进交流学习,共探文学之道。访谈结束后,朱老还赠予我们他自己创作的《书院冗笔》。

为推进“学习型”、“文化型”社区建设,搭建社区与学校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实践团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进行调研交流。

接待老师柴老师的带领实践团参访图书馆和校史馆。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衢州一中学生社团丰富多样,艺术、体育、科技、公益等多方开花,均取得不俗的成就,我们对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认识走上新的阶段实践团也代表社区向校方提出了社区与学校进行文化沟通、交流的可行性方案,并得到了校方老师的一致认可。

打造未来社区文明实践站,打造“邻里通”化解居民难题

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应社区邀请往社区,了解、参与、实践、融入改造社区。孙小菲主任介绍道:本社区是由“一环,二街区,三核”组成。其中,“一环”是指结合现有步行街,形成健康运动环;“二街区”是指活力街区和烟火街区,依托菜场和周边商城,形成一个便民圈;“三核”是指治理核、共享核、乐教核,是根据民生需求打造的三个核心。同时,孙主任也向成员们和老师讲解了未来社区的文明实践站,通过建立社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同时,借助社区家长学校联合指导部门,推动社区居民共享共学。

值得关注的是该社区首创的“邻里通”app,软件是社区与吉林大学数值治理项目合作,基于邻里数据,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创造的,APP与实践团成员专业知识对口,引起热烈讨论,对于APP的精巧之处赞不绝口,也提出了未来可能的更新方向。段雪辉老师也提出了加强未来智能社区与大数据专业的深度融合与赋能等建议,与孙主任建设大数据与智能社区的构想不谋而合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之下与社区专业团队对于大数据为基层智慧社区建设赋能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最后双方达成共识。

在实践活动将结束时,社区代表对实践团队送出感谢信,肯定实践团在这一周里对于社区建设的贡献,也让实践团成员更为深刻的感受到暑期实践的意义、价值,更为坚定的进行智慧社区经验总结,建设和推广。

此次调研希望能助力书院社区科学化现代化治理,关注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明生活,探索学校社区共学共享运行方式,为本社区的发展提出建议,也为其他社区在未来社区发展的道路上提供宝贵的经验。